1. 首页
  2. 协会动态

冶金矿山生产经营形势分析会在北京召开

 

冶金矿山生产经营形势分析会在北京召开

 

 

201648日下午,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矿协)在北京组织召开冶金矿山生产经营形势分析会,分析当前行业面临的形势,交流典型做法,反映企业诉求,预判后期发展,研讨应对行业困难的有效措施。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等部委的有关负责人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王颖生副秘书长出席会议。来自矿山企业的60余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矿协常务副秘书长马增风主持。

会上,中矿协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邵安林作了《铁矿行业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介绍了2015年及今年铁矿行业运行情况,分析了影响行业运行的主要原因,阐述了面对行业生存挑战,国家、企业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提出了行业发展建议。

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经济陷入疲软,我国经济持续下行,钢铁需求继续下降,铁矿石巨头坚定增产,全球铁矿资源供应过剩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国内铁矿石生产和消费双双负增长,全国铁矿石产量13.81亿吨,同比下降7.7%;全国粗钢产量8.04亿吨,同比下降2.3%;全国生铁产量6.91亿吨,同比下降3.5%,铁矿石消费减少4200万吨。矿石价格和企业效益大幅下降,国际铁矿石价格自2011年以来已连续5年持续下降,特别是近两年,在2014年下跌50.8%的基础上,2015年最低价格与年初相比,跌幅达到了46.34%规模以上矿山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7%,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9%,行业亏损面达到78%以上。

会上,河钢矿业、鞍钢矿业、首钢矿业、太钢矿业、马钢矿业、本钢矿业、首钢通钢矿业、中钢矿业、梅山矿业、福建马坑矿业等单位的代表,介绍了各自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所面临的困难,交流了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反映了矿山企业保生存求发展渡难关的诉求。

针对铁矿行业未来发展问题,代表呼吁,从产业定位上,我国应把铁矿行业定位为第一产业,遵从第一产业综合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确保行业有效运行,保障我国钢铁工业安全。铁矿产业是基础产业,目前虽然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但是铁矿石产能却十分不足,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且有继续上升趋势;世界铁矿资源高度垄断,四大矿山产量占全球铁矿石产量的80%以上,我国铁矿资源保障严重不足。铁矿石虽然不是战略资源,但是它涉及我国钢铁行业战略问题,进而会危及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和竞争力。因此,我国从战略上必须确保铁矿行业健康发展,为钢铁工业提供资源保障。

来自国家部委的相关领导认真听取发言,并分别发表讲话,对企业面对困难仍坚定信心,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想办法降成本求生存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对代表反映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最后,中矿协常务副会长雷平喜对分析座谈会进行了梳理总结:一是要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大家既要承认现在行业步入了一个低潮,同时也要看到有利的方面,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正在持续推进当中,经济增长潜力巨大,7亿吨左右的粗钢表观消费量,对国内铁矿资源形成持久支撑。二是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千方百计降成本保生存渡难关。面对危机,唯有主动思考、主动作为,市场倒逼,传递压力,在管理体制机制上谋突破,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齐心协力、奋发努力才能在危机中生存下来。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反映行业诉求,争取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

会议形成了“保底线、降成本、补短板”和“减轻企业负担、完善支持政策、改善发展环境、扶优扶强、调整转型”等多项共识,对推动行业早日走出困境,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矿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